我县召开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


工作动态  加入时间:2015/8/17 16:20:02 阅读次数:931

 

我县召开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

    8月10日上午,全县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在县会展中心三会议室召开,县委书记张根生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扶贫开发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是统揽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旗帜,谁不重视扶贫开发,谁就是政治上的“糊涂虫”;谁在扶贫问题上不精准、不对路,谁就是渎职犯罪;谁在精准扶贫上作风不扎实、措施不落实,谁就是南部历史的罪人。
    
张根生指出,党中央要求,2020年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那就是全国范围内不落下一村一户。我们要在2018年基本脱贫,只有3年半时间,必须完成10.8万人脱贫,任务异常艰巨。从去年以来,习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反复强调扶贫开发,省委历史上首次以全委会决策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问题,省委东明书记在全委会结束的第二天就来到南充视察扶贫攻坚,省委最近召开的常委会连续三次都在强调扶贫开发工作,省委还打出了“3+10”的组合拳,市委也召开了专门的扶贫攻坚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但从实际情况看,现在我们有些地方还是上面热、下面冷,上面急、下面漫不经心,中央和省、市一再强调要精准识别,但有些乡镇、有些村就是“醒不起”,连精准扶贫的贫困户、危旧房改造的调查,到现在都还搞不准确,有的还是“望天数字”,精准扶贫工作照这样抓下去的后果是什么?最终就会导致我们扶贫到哪里,党群干群关系就恶化到哪里。
    
张根生强调,“五个一批”的精准识别,乡镇党委书记一定要到村开好评议会,必须紧紧依靠村民代表来初评,再召开全村群众大会来表决,80%同意的就算通过,最后通过短信进行公示。我们不要怕现在公示把矛盾闹开了、群众有意见,现在闹开了是件好事,有矛盾、有意见就要再次进村入户、摸底调查,再开群众会,务必搞得公平公正。只有现在把公正了,将来在实施过程中才不会有矛盾;如果现在把矛盾潜伏在那里,将来爆发出来就是天大的事。精准扶贫首先是精准识别,然后才是精准投入。今后扶贫资金也是扶持到户、精准到户,都要直接打卡到贫困户,绝不能只到乡、到村,绝不可能“囫囵吞枣”。县纪委(监察局)要对乡镇上报的精准扶贫数据进行核查,重点核实数据的精准度,对在办公室填数字的、报望天数字的,发现一个,严处一个。
    
对于如何做好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张根生强调,首先,扶贫对象要精准识别到户,要按照“五个一批”进行精准识别、精准落实。其二,“四小工程”要精准规划、实施到户。小庭院、小养殖、小买卖、小作坊等务必要实事求是地规划,不能等、不能靠,到户征求群众意见。一个村的产业要相对集中,千千万万的“小”就构成一个“大”。一定要从本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小庭院要在脆香甜柚上探索出“蜂+柚+禽”的立体发展模式,实行立体开发、立体利用;小买卖主要在离场镇较近的村社,引导有能力的群众经商,慢慢地再办企业、开小作坊、办小加工坊;小养殖也要结合实际情况。一定要群众自主,从上到下地宣传,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要在望月村、城隍垭村、江石岭村和朱家梁村等鲜活的典型中寻找希望,学习他们配强了一个支部书记、找准了一条好的路子、用活了一套好的机制,尤其是群众自主的机制,紧紧依靠群众的机制。其三,“五大扶贫攻坚计划”要精准规划、落实到村到户。“五大扶贫工作计划”实际就是对“五个一批”的细化落实,在对“五个一批”精准识别到户的过程中,对“五个攻坚计划”的规划落实也要同步到位,并紧锣密鼓地强力实施。
    
张根生强调,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特别是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一定要学习政策、研究政策、用活政策,一定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四大机制”抓好落实:一是“群众自主”的决策机制。群众说了算,不办群众不愿意办的事,不办群众不参与办的事,不办群众没能力办的事。其二,“干部联户”的帮扶机制。198个重点贫困村都确定了“第一书记”和联户的干部,特别是“第一书记”要沉下去,与支部书记要精诚团结,实现优势互补。其三,“现场验靶”的评估机制。县上将出台督查细则,一季度进行一次“现场验靶”,组织专门队伍村村见面,做得好的发“流动红旗”,做得差的给“黄牌警告”,连续三次黄牌警告的,引咎辞职。其四,“一线考察”的激励机制。我们要在扶贫开发的赛场上,发现一批干部,使用一批干部,储备一批干部。要通过现场验靶、一线考察,挤出“南郭先生”。
    
会议由副县长杨鑫主持。会上,县委常委、县政法委书记汪文成对我县的“五个一批”精准识别工作和创新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县纪委(监察局)宣读了《严肃精准扶贫工作纪律的规定》。
    
县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办事处主任),分管扶贫开发的副乡镇长(副主任)、专职业务人员及198个贫困村的支部书记和帮扶部门下派到村的第一书记参加会议。

 

 Top  [收藏]「打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