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委员提案公开(1)


提案工作  加入时间:2020/8/28 11:03:43 阅读次数:90222

 

 关于加强全县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保障的建议

县政协委员   邓国语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调查,全县已建成农村公路总里程3862.786公里,达到了100%的乡镇、100%的村、80%的社通水泥路或沥青混凝土路,为全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农村公路建设里程和普及率均位居全省丘区县前列,并于2018年先后获得全省和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但也应清醒认识到,因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的短缺,我县农村公路在前期建设和后期管护上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建设质量堪忧,隐患突出。因资金紧缺,我县农村公路大多初始设计等级很低,大部分县乡道路宽度仅有4.5米,农村村社道路路面宽度仅3.5米,部分路段甚至不足3米,且因农村地理原因,弯急、坡陡,加之安全防护设施和标志标牌不完善,给车辆和行人通行带来较大安全隐患。

二是后期养护滞后,缺管失养。据调研,南部周边县市区均落实了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但南部县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至今未纳入财政预算,导致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只能写在纸上、停在嘴上,缺管失养现象较为严重。

三是重建轻管,执法盲区。由于公路路政执法监管范围面宽量大,又受资金制约,无法保障充足的执法人员和丰富的执法手段,导致农村公路成了路政执法的真空地带,沿路村民在公路两侧开荒种菜、乱修乱建、打场晒粮,严重侵犯了公路路产路权。

四是养护人员缺失,队伍不稳。由于受养护专项资金匮乏的制约,农村公路养护专职人员缺失,也缺少养护所需的必要器具和机械设备,农村公路养护自然成为一句空谈。

对此,特建议:

一是全面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保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6〕45号)文件要求,“省、市、县三级公共财政资金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总额不得低于以下标准:县道每年每公里10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5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3000元”,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同时,采取“一事一议”、村民捐资等方式筹集村道公路养护资金,逐步形成公共财政框架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新机制,确保农村公路养护工作顺利推进。

二是健全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在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前提下,配备专职养护人员,形成一支技术过硬、品质优良的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全力保障农村公路后期养护到位,在营造优质农村公路通行环境的同时,进一步延长农村公路使用寿命。

三是严格农村公路考核奖惩。为保障“四好农村公路”建管养目标实现,应持续保持政府重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考核奖惩机制,确保全力抓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由目督、财政、交通、公路等部门组成联合考评组,每季度对全县农村公路管养情况进行考评,根据考评情况和奖惩办法兑现拨付养护资金。全力形成部门协同、群众支持、社会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良好局面,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于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及村医管理的建议

县政协委员  高万森

 

村级卫生室(村医)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网底”,担负着农村人口初级诊疗、科普宣传、预防保健、常见病诊治、农村疾病疫情预报、公益性卫生服务和重症病人转诊医疗服务工作,是农村卫生工作中最贴近百姓的基础环节。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县村级卫生室硬件建设有了较大突破,村医待遇得到具体落实。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原贫困村的卫生室硬件建设得到根本改变,但一些设备闲置,利用率较低,个别地方成了应付检查验收的摆设,作用发挥不充分,平时灰尘满地,服务功能较差。

二是部分从业村医年龄过大,出诊困难,对医学新知识接受、运用有限,从业服务有心无力。

三是因农村人口大量向集镇及以上转移,有的村医已在集镇开设业务,村卫生室成为“空室”,甚至经常关门大吉。

四是人员退不下来,没有刚性退出、淘汰机制和措施,一些村医有名无实,不能正常服务,因为享受卫生健康普查、诊疗、处方等服务性从业补助等原因不愿退出,吃“空晌”现象存在。但村医进出的基本条件、年龄以及受服务工作补助的原则没有明确规定,乡村医生年度考核奖惩没有与服务的质量、数量、效果有效结合,目前,形成了事实上的长期享受。

五是村级医疗卫生安全隐患多、医疗风险突出,村级医疗卫生风险防范、应急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完善。

六是少数卫生室布局不合理,有的设在村医家中,离50平方米场地要求不到位,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现象仍然存在。

目前,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农村留守老人较多,甚至不少乡贤陆续返乡创业,农村卫生事业应当相继跟进,针对上述问题,特建议:县乡政府要高度重视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纳入议事日程,深入调查研究。

一、加强医技能力培训。由县级主管部门统筹,以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为依托,加强初级卫生诊疗、应急救治等医治能力培训,提高医技水平。加强公益性履职能力、职业操守教育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真正发挥公共卫生健康服务的“前哨”作用,让村级卫生室(村医)“忙”起来。

二、加强村医队伍建设。完善村级卫生室医生退出机制,开展专项清理整顿,对责任心不强、履职能力弱,事实上已成“空室”,领取“空晌”人员和村卫生室进行清理,在稳定队伍的同时,制定村卫生室医生进入、退出基本标准和动态管理机制,从制度政策层面解决村医享受国家补助又难以退出的问题。开展县、乡医院医生支边、支村巡回坐诊活动,鼓励公立医院医生和专业院校毕业生到村级卫生室从事助诊服务。使村级卫生室、村医真正成为适应农村公共卫生健康基本需求的人才队伍和服务处所。

三、加大非贫困村卫生室投入。一是结合村合并扩大的实际进行实地调研,对村级卫生室进行合理布局,防止村合并后,随意将原贫困村的卫生室撤销或迁址设置,从而引发矛盾。杜绝挂牌不开门,开门无医生的“空运行”现象出现。二是要正视非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已明显滞后的现实,相关资源要向非贫困村倾斜、投入。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确保平衡发展。三是有效利用闲置的原村委会办公房,改作村卫生室使用,确保非贫困村卫生室年内尽快达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修建村级中心卫生室,整合农村有限的医疗服务资源,更好地为农村公共卫生健康事业服务,在抗击新冠肺炎等重大疫病中充分发挥村级卫生室、村医的“前哨”作用。

四、探索村医风险防范和社会保障机制。探索建立村医风险防范,多渠道筹集医疗责任保险机制,政府可设立村级卫生医疗保险基金,专项解决乡村医生医疗责任保险参保费过低问题。推动乡村医生按规定参加养老保险,人社部门应按我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关规定,推动乡村医生按规定参保。探索建立年老乡村医生生活补助金制度,对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生活困难的老年乡村医生,县财政实行每人每月300-500元退休生活补助,鼓励乡村医生正常离岗。

 

 

 

关于开通老城区至满福坝公交车的建议

县政协委员  莫小东 许开成

 

近年来,满福岛文旅新城建设如火如荼,已建成的禹迹岛滨江湿地公园、禹福桥、亲水广场、水上森林等景观和一些在建楼盘,不断吸引着市民和各方游客纷至沓来。但截至目前,老城区的公交车还没有开通至满福坝,导致许多市民前往不便,每逢节假日或周末,满福大道、琴台大道两侧经常出现停车难和拥堵情况。

为方便市民到满福街道办上班、购房和休闲观景,不断提升人气和商机,特建议:提前谋划跟进、及时开通老城区至满福坝的公交车。

一是开通从城东、城西客运站等2-3条线路至满福坝的公交车,分别经红岩子电站或一桥、二桥通行至满福坝,在实际运行中,根据客运密度适时增添有品位的公交车辆,与满福坝美誉度相匹配。

二是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及时召开协调会,科学规划布局公交站点,修建公交站台设施,划设公交停靠标线,方便公交车辆安全停靠,同时联系红电公司落实红岩子电站桥头限高杆的放行事宜。

三是县财政应按照公益事业发展要求给予公交车运行的财力补贴保障,县交通局、公交公司等要协同配合,办好这一惠及满福街道居民、老城区市民的好事、实事,以良好的服务作风赢得市民点赞。

 

 

关于乡镇、村区划建制调整后完善路牌标牌的建议

县政协委员  莫小东 许开成

 

2019年,全县进行了乡镇区划建制调整,2020年,各地也完成了村级建制调整(即并村工作),这是实施乡镇振兴的积极举措,既有利于加强基层乡村治理,又有利于精简人员机构,提高为民服务办事效率。

据调研,我县乡镇区划建制调整已经完成,一些国道、省道、县道及乡道上的原乡镇建制路牌依然存在,如大富乡已并入王家镇,梅家乡已并入东坝镇,这两个名称已经成为历史,应当更换或撤出;有的原乡镇路牌、指示牌随处可见歪斜甚至破烂,这既不美观,也不利于指示驾驶员行车。对此,建议:及时更新路牌,科学设置路牌,强化公共服务,方便外来游客和群众办事。

1、相关部门及各乡镇应高度重视,把小事做好,把好事做实,及时研究,明确责任,尽快完善落实新建制乡镇路牌、指示牌,方便上级检查工作导向导航,引导外来游客和群众办事,同时美化亮化公路干线。

2、近年来,为了发展产业,各乡村修建了许多旅游路、产业路,四通八达,许多在外乡友及外来旅游观光者容易迷路,建议在村合并结束后,尽快完善新合并后的村级建制路牌,并增设村与村、乡与乡的指路牌,为人民群众行车提供方便。

 

关于尽快开通城区至南部特殊教育学校

公交车运营的建议

县政协委员  何筱墙  莫小东  

 

目前,县城区各路公交车均不能直接抵达或路过南部县特殊教育学校,这给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和陪护的学生家长带来诸多不便。

一、基本情况

目前,在南部县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各年级学生人数达203人、学校教职工人数达50人,其中,住宿生57人,陪护家长54人,每天赶车的走读生80余人,每个走读生大都需要1名家长全程送读,每天上学时段累计近170人(含陪送家长)往返特殊教育学校。许多学生来自县城各小区、城西、金星以及全县各乡镇,每逢上学天,距离较远的家长带着本来行走就不方便的学生往返赶车、转车,舟车劳顿,十分辛苦。仅从南部城西客运站到特殊教育学校就有7公里,即便转乘公交车外加步行一段山路也要1个小时左右,这样长的距离,导致部分学生家长不得不选择上午或下午到学校就读,迫不得已放弃另外半天时间和已有的就读条件。其主要原因就是赶车不便,乘坐的士或网约车又增加家庭经济负担。

据了解,大多数特教学校的走读生及送读家长先乘公交到52队城东客运新站下车,尔后,要么步行上山到校,沿途道路狭窄、需要爬坡上坎;要么,在伏家大堰公交站下车,往晓霞观从南盘老路步行上山到特殊教育学校,该路段晴天灰尘较大,雨天有泥浆,每逢炎热天气和寒冷冬天,给身体本来就不好的残疾学生以及陪护家长带来很大困难。同时,由于特教校地处山顶,位置较为偏僻,出租车、网约车一般很少路过,这也给特教校的教职工出行也带来不便。

二、工作建议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从党的十七大“关心特殊教育”,党的十八大“支持特殊教育”,到党的十九大“办好特殊教育”。我县应当把党和国家的要求贯彻好、落实好。在具体工作中,相关部门不应忘记这个弱势、困难群体,应当专题研究,切实把特教校学生及其陪护家长的出行难问题解决好。对此,建议:县财政局、运管局、教科体局、残联、公交公司等应协同配合,深入实地调研,了解学生、家长、教师的具体困难和诉求,努力解决好这一事关200余名师生的出行难问题。

一是尽快开通城西客运站到特殊教育学校的公交车。一是从城西客运站开通1辆公交车分别途经金葫路、二环路、蜀北大道、振兴街、嘉陵路、城东客运站往盘龙方向再到特殊教育学校大门口。二是从城西客运站另开通1辆公交车分别途经泰和新居、妇幼保健院、大润发、北环路、滨江路,从燕子窝附近路段上坡,经南盘老公路到特殊教育学校门口,返回时再往盘龙方向、城东客运站、滨江路、北环路等地返回城西客运站,两条路线公交车即可辐射城区大面积前往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及陪读家长。

二是及时增添小型公交车辆。由于燕子窝附近到特殊教育学校的南盘老公路有一定坡度,如果现有公交车辆不能行驶,建议参照大城市做法,丰富城区公交车辆型号,根据不同路段开通不同大小、不同长度的公交车,从实际出发,购买添置适合该路段行驶的小型公交车1-2辆。

三是及时优化通往特教校的公路。特教校门口的公路是以前修建的水泥路,建议相关部门将之适时改造为柔性路面,方便车辆通行,方便特教校学生、教职员工以及陪送的家长;同时,也有利于开发晓霞观及其周边区域。

开通城区至特殊教育学校公交车的有益做法,是特殊教育学校广大师生和学生及其家长多年来的共同心愿,是县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关注弱势群体的一件实事、好事,应当及时研究,及时办理落实,不应因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推诿拖延;同时,这也是公交运输企业回馈社会、服务社会的一大举措,应当主动和政府相关部门一道,拿出办理方案,以此赢得社会各界认可和点赞。

 

 Top  [收藏]「打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