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我县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几点建议 |
建言献策 加入时间:2012/7/31 9:19:53 阅读次数:2140 |
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作为构建现代化基本框架的总体战略任务,为对接战略机遇,共谋我县工业经济跨越提升,县政协于近期组织经济界政协委员对工业集中区“一区三园”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调研。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立足产业兴城、工业强县,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实施“五城”建设,以更大力度、更大投入、更大气魄推进工业园区化、园区专业化、环境生态化,工业集中区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散到聚的快速发展,初步建成河西机械电子产业园、河东板材建材产业园、饮料食品产业园“一区三园”的发展格局,建成区面积达6平方公里,签约入驻企业78户,吸引外资近90亿元,园区经济效益逐年提升,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华润蓝剑、中盐银港等龙头企业势头强劲,工业产业的发展领航农业产业速丰林、蚕桑、水果、中药材等快速发展。2011年跻身省级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1525”工程)和四川省新型工业化培育基地园区,为巩固“招大引强”成果,提升发展质量,促进产城一体和建设现代生态大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优势尚不明显。一是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尚不完善,对优势产业的吸引力和聚集力不强。二是土地有效利用率低。个别企业圈而不建导致土地闲置,或投入不足导致低效,或出租厂房导致土地用途改变。三是龙头骨干企业少,重点产业发展乏力,缺少聚集力强的主打产品、名牌产品和创新型产品。
(二)发展要素已成瓶颈。一是工业用地缺口大。2012年,工业集中区用地需求量约2000亩(其中2011年欠账1800亩),但用地指标仅200亩,新签约的工业项目无地可供。二是资金投入渠道单一,市场运作条件不成熟,企业自身刚刚起步不具备反哺社会的能力,金融机构往往是“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碳”的少,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征地、拆迁等投入仍然只靠政府。三是能源价高且难保障,据了解,我县工业电价约为沿海地区的2倍,比周边县(市、区)高,即便如此,随意停电、停水、停气现象时有发生,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如宇宙家纺今年四月因突然停电烧损8台机器,损失近百万元;攀登乳业因四次突然停电损失达两百万元,要素保障不足,已制约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三)服务环境仍需改善。一是入驻企业的后续服务还有待加强,如金鹿农机公司生产的农用车拿不到登记,上不了牌,无法销售,至今未能较好解决,企业无法正常生产。二是缺乏职能部门与企业的配合机制。在涉及企业的一些劳动仲裁案件上,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各持己见,企业抱怨投资环境不好,深感无奈。三是个别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仍然存在给企业设置障碍和梗阻,出现企业到部门办事难易程度不一的现象。四是社会上个别人钻企业用工合同漏洞,挑唆企业工人状告企业用工违法,给企业造成干扰。五是招用工难。企业很难招到文化素质高和有技术专长的工人,其原因主要是本地老百姓嫌一些企业工作辛苦、劳动时间长、无社会保险、无安全保障、报酬不高等原因,不愿到本地企业上班。
(四)发展机制尚不健全。一是劳资仲裁诉求不断增多,2011年达到120余件,据调查,目前工业集中区内的企业仅有华润蓝剑、方果面粉按《社会保险法》规定给全体职工缴纳相关社会保险,有的企业只是给管理人员缴纳,大多数企业甚至不缴纳,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劳企纠纷将越来越多,埋下重大不稳定隐患。二是企业安全意识淡薄,人员缺失,制度不完善,投入不足,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设施不健全、园区安全隐患存在。三是企业存在只讲索取不愿付出的现象,只图享受“超国民待遇”,不愿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政策性项目争取上互相攀比,资金到位后却视企业规模效益无动于衷。
三、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切实强化“工业强县”主导地位。我县要实现“丘区经济强县”和建设现代生态大城市的目标,必须把工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是对接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总体战略部署,加大领导力度,完善发展思路,创新政策举措,建好工业集中区,实施招大引强,继续推进项目建设。二是以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为契机,在全县上下深化“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战略的认识,让人人都积极创造发展环境、投资环境,努力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加快发展、跨越发展。
(二)做实做强企业突出产业支撑。一是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项目扶持,有针对性的升级一批传统落后企业。二是根据“一区三园”产业布局,实施“招大引强”。严守环保底线,着力引进一批资金、技术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带动全县工业集聚、集群发展。三是推动品牌战略,打造知名品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产品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聚集人才、资源、信息,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形成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引导企业注册品牌商标,申报使用优质产品标准认证,积极参与各类工业产品评奖、评优活动,创建产品品牌。四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选择一批重点企业进行信息化示范建设,推动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
(三)攻坚克难加强要素保障。一是依法依规清理企业违约情况。对确实没有再投入能力的企业,要允许合伙嫁接;对改变了土地用途的企业,要按规定置换,珍惜有限的土地资源,确保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二是集约节约用地,灵活办企业。建议可采取政府给土地政策,业主投资建标准化厂房,入驻企业租用厂房的形式办企业。三是继续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投入。优化企业融资环境,加强政府、金融、企业合作,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确保信贷持续增长,构建多层次的企业融资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发行集合债券,多渠道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四是推进电网、气网、水网建设,努力争取更多成品油、天然气指标,确保水、电、气、油等要素保障。
(四)创新方式完善园区功能。一是遵循园区规划布局,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完善园区给排水、电力、道路、消防、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科技实验中心、产业研发中心、物流业、劳动力市场、文体设施、购物场所、金融网点、公交站点等配套功能建设。三是规划建设工业集中区与过境高速公路、铁路相连接的道路体系,加快高速公路出口、火车站物流园区建设。四是积极建设配套失地农民生活住宅、工人廉租房和发展高档专家住宅楼,有效解决企业高管和专业技术人才及失地农民的生活起居问题,全面提升园区的开发档次和服务水平。五是兴建医疗、教育、配件供应、交易市场等社会化服务项目,努力把工业集中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功能配套、集聚效应强劲的城市新区。
(五)加强效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尽快研究出台我县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办理社会保险的办法。同时做到职能部门主动为企业服务,指导企业及时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给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减少劳企纠纷,消除不稳定隐患。二是构建“一站式”服务机制。从各职能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建工业集中区综合服务办公室,做到职能部门与企业及时沟通、协调、配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三是设立企业招用工服务部门。全面了解企业用工情况,不定期到乡镇举办招募大会,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四是建立评价机制。定期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投入和收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评价向社会推介宣传企业,同时建立项目支持与绩效挂钩和整改淘汰机制。
(六)以文化建设推动园区发展。一是营造浓郁的园区文化氛围,打造代表园区发展精神的雕塑、代表园区特色的建筑、代表园区品位的生态环境和园区产品的宣传推介活动。二是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的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的质量档次,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三是注重把独特的文化理念植入到产品设计、生产、包装、营销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推进企业、产业和产品向高端化转型,形成持久的竞争力。
(县政协城经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