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文件资料  加入时间:2012/2/10 10:51:25 阅读次数:1605

 

(2011年12月4日)
何修礼

各位委员、同志们:
政协南部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经过全体委员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会议期间,大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围绕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积极参政议政,踊跃建言献策,充分展示了新一届政协委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顾全大局、忠诚履职的精神风貌和真情系南部、真心爱南部、真干为南部的执着情怀。会议始终洋溢着团结奋进、民主和谐、求真务实的热烈氛围,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关注民生、鼓舞士气的大会,同心同力、共谋发展的大会,必将鼓舞和激励全体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以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务实的工作,为建设现代生态大城市、争当南充“两个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排头兵”而努力奋斗。会议还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县政协常委会领导班子,在此,我代表中共南部县委,对大会的成功召开、对新当选的县政协常务委员会领导班子成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由于年龄原因和工作需要,上一届县政协的胡仕明同志、周奇同志、谭德武同志、胡新民同志、贾泉盛同志、向维智同志、胡长寿同志不再继续担任县政协主席、副主席职务,这些同志在职期间尽职尽责,勤奋工作,为南部的政协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刚刚闭幕的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在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五城建设、打造丘区强县,把南部建设成为现代生态大城市而努力奋斗”的宏伟目标,全县上下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第十二党代会精神上来,团结和动员各方面力量,以冲刺的姿态、竞争的节拍、跨越的步伐,迎接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春天。
一、顺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时代潮流,准确把握建设现代生态大城市的基本取向
建设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明三位一体的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从生态上看,随着发展质量和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建设亲水、亲绿、亲田园,文明、和谐、可持续的生态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潮流和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我国沿海和中原经济区已率先提出并建设生态城市,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绿色革命”正蓬勃兴起。从规模上看,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在70%以上,我国城市化率已达49.7%。市第五次党代会发出了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和“有条件县城向大中城市迈进”的号召,在南充9县市区中,南部拥有130万人,具有人口最多、绿化最好、自然生态禀赋最优和地处“1小时南充、2小时成渝、5小时西安”等不可复制的优势,理应率先迈入50万人现代生态大城市。
二、保持高位求进、大有作为的发展态势,不断夯实建设现代生态大城市的各方基础
县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南部抢抓机遇、励精图治的五年,是经济快速增长、城乡面貌一新的五年,是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五年。一是保持了高位发展的势头。五年来,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4.5%、28.2%、36.8%、12.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基本实现“三年翻一番、五年接近翻两番”。只要我们保持这样的势头,就能解决南部发展面临的问题。二是夯实了跨越发展的基础。三年建成连通95%乡镇、50%村的3000多公里农村水泥公路网络,完成了县行政中心搬迁和市民公园、西河大桥、城西客运站、110千伏变电站、50万方天然气输气管道、黑龙观新农村示范片等具有“拐点”意义的重大项目,启动了“三高一铁”、杜家湾制水厂、城北片区2300亩土地整治、新区文体产业园、“四街两路”特色商业步行街等重点工程,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28万。南部已具备建设现代生态大城市的坚实基础。三是培育了支撑发展的产业。规划26平方公里的南部经济开发区,属全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已建成7平方公里,入驻中盐银港、华润雪花、国能生物、海南金鹿、嘉佳丝绸等工业企业76户,形成了“一区三园”的格局;发展速生林45万亩、蚕桑35万亩,挤进全省林产业十强县、全省蚕桑产业四强县;建成升钟湖国家4A级旅游景区、600亩全国最大“桂博园”、3000公里“立体绿色景观通道”,创造了“全国钓鱼城市”、“中国桂花城市”品牌。四是创造了和谐发展的环境。升钟库区三年扶贫攻坚、地震灾后重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两溪”治理、城市“农村版”改造等重点民生项目全面完成;29.4万人不安全饮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统拆统建”全面推行;“新农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大幅提升;9所中心敬老院、县社会救助福利中心、6万平方米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3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22个“两所一庭”逐步投入使用;城区教育“大班额”等突出问题有所缓解;甲流感、汶川地震、疑似“针刺”等突发事件成功处置,安全生产“四项指数”连续五年下降。五是形成了干事创业的风气。鲜明倡导“三个围绕、两个选择”的用人导向,探索出“双推双评双试”、“量绩考能”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新模式,顺利完成南隆镇建制调整、县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党委换届;解决了500多名干部的非领导职务或生活待遇,大幅提高了村(社区)干部待遇;凝成了“一年出拐点、两年出亮点、三年出景点”的共识,塑造了南部人“阳光大气”的外在形象。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和各界人士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南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全体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三、坚定克难奋进、加速崛起的雄心壮志,从容应对建设现代生态大城市的严峻挑战
近年来,我们虽然办成了一批大事难事,但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的县情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与全国全省全市的差距依然巨大。从全国看,2010年我县人均GDP仅为全国的53%,非农就业比重低于全国9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低于全国8个百分点,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落后于全国水平。若再不超常思维、超常工作、超常付出、奋力赶超,差距还将扩大。从全省看,目前,四川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而南部工业仍处在初期,若不经过5至10年的快速崛起,就不可能在全省拥有“一席之地”;城市建设虽然曾经是全省学习的典型,但要同步达到全省50%以上城市化率,还有一段异常艰难的路要走。从全市看,我县的人口优势未能转化为人力优势,区位优势未能转化为发展优势,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实力不及顺庆,城市实力不及阆中,资源实力不及仪陇。面对挑战,我们必须奋力拼搏,从容应对,唯有如此,南部才有希望。
四、突出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的战略重点,加快推进建设现代生态大城市的发展进程
未来五年,全县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两化”互动发展为主导,以项目推动为抓手,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障,推进“五城”建设,打造丘区强县,在全市率先迈入现代生态大城市,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高于“十一五”和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到2015年,GDP、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三个翻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亿元,森林覆盖率达到48%以上,城镇绿地率达到38%以上,基本形成35平方公里、35万人的现代生态大城市框架,为到2020年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到2030年,全面建成特色明显、实力雄厚、功能完善、影响广泛的50平方公里、50万人的现代生态大城市。
(一)以新型工业化支撑新型城镇化。一要加快建设工业园区。把工业园区作为一、二、三产业园区的火车头,引进一批高端产品,提升一批品牌企业,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10亿元级扎根型企业集团,打造一批特色产品和区域品牌,到2015年,园区建成面积12平方公里以上,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二要壮大农业产业园区。围绕“2110”目标,建设串村跨乡蚕桑、速生林产业环线,并按旅游景点的标准在环线上规划建设农村居民集中点,配套以道路、水利为主的公共设施,形成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园和现代观光农业园;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鼓励农民组建合作社或集体组织,按照“农业工厂化”要求搞好特色农产品综合开发,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大关。三要发展商贸文化产业园区。启动建设定水物流园和汽贸城、老鸦火车站物流园,建成奥体中心,推进老城区特色古街建设,建成以美好家园购物中心为核心的中央商务区;推进升钟湖5A级景区及桂博园4A级景区创建,倾力打造升钟湖“国际休闲体验旅游最佳目的地”。四要打造园区投资“洼地”。坚持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政策向优势项目倾斜、人才向优势技术输送,每年至少引进1个与“五城”相关联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有效引导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投入园区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和深化投融资体制创新,打造成渝经济区“节点型”投资“洼地”。
(二)以新型城镇化推动新型工业化。一要高起点规划。围绕满足50万人以上现代生态大城市要求,做到空间布局规划、产业规划、城镇规划、生态规划“四规合一”、“多规衔接”;重点打造以文体为重点的行政新区、以宜居为主体的城北新区、以工业为主导的河东新区、以休闲为特色的满福坝新区、以火车站为中心的物流新区、以定水为基地的汽贸物流新区,构建“一城六区”空间发展结构;以县城为核心、以中心场镇为节点、以串村跨乡产业环线上的居民集中点为亮点,形成“县城、乡镇、居民点”相连接的城乡统筹发展布局,切实把县城实力做强、功能做优、形象做美、品位做高、人气做旺、品牌做特,把乡镇做成特色城市,把居民集中点做成乡村旅游景点。二要高标准建设。围绕“五城”品牌大力培育城市符号,建成一批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地标,做到建筑有穿透力、绿化有遮盖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和环境设施建设,启动嘉陵江三桥、定水至升钟湖快捷通道、升钟湖环湖公路、武引二期、嘉陵江航道南部作业区、国道212线绕城公路建设,建成杜家湾制水工程、滨江防洪堤、满福坝防洪堤、大桥变电站和红岩子小学、席家小学、县中医院,启动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加快建设城市生态景观和桂花长廊,使市民人均绿地不低于12平方米;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设施,建成园林式五星级大酒店、金泰大酒店、天津亿联国际五金城、奥体不夜城,大力发展金融、通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三要高水平管理。坚决实行城市规划“红线”管理,严厉查处违反规划审批和违法建设行为;严格执行“统拆统建”拆迁安置政策;强化城市综合执法,建立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推进“数字城管”建设,打造“数字南部”、“智慧城市”。四要提升市民素质。教育和引导居民向市民转身,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形成“爱城护城、人人有责”的强大社会力量;深入开展“两爱•四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市民的城市情怀和城市责任。
(三)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现代化。一要着力提升农业效益。加快10万亩标准良田建设、10万亩中低产田土改造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机、农技、水利服务体系;做大做强100万亩速生林、35万亩蚕桑、25万亩水果产业,鼓励农民参与产业经营和产业服务;环线发展绿色产品和有机食品,培育和创建一批地方农产品知名品牌;鼓励支持村级集体通过资源开发、资产经营、为农服务等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培育专业农民经纪人和技术服务队伍。二要引导农民进入城市、场镇和居民集中点。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和拆迁还房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进城落户;将城市元素融入乡镇场镇建设,并依托场镇辐射新村,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和新型农村社区;打破村镇区域界限,按照每个乡镇年均至少建成1个居民点和旧宅基地必须复耕的要求,加快推进居民集中点建设。三要加强和创新城乡社会管理。全面推行矛盾纠纷就地解决、逐级调解、服务优先、依法处置“四法”工作制,增强灾害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和价格监管、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和现代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特殊人群和虚拟社会管控机制。
(四)以社会事业的长足发展助推“三化”联动。一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五险合一”和各类各层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健全社会就业、救助制度,深化行政体制、事业单位和文化、医药、卫生等各领域改革。二要健全先进文化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发展和谐文化,大力繁荣公共文化,大力培育品牌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壮大具有南部特色的钓鱼、桂花文化和“川北四绝”等地方文化品牌,每年定期举办中国升钟湖钓鱼•桂花旅游文化活动。三要健全生态文明体系。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深入实施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着力将升钟湖建成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将桂博园、灵云山、禹迹山、红岩子湖等打造成特色生态人文景观;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建成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五、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协在建设现代生态大城市中的重要作用
政协工作是党的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委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切实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上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政协组织的政治协商更加有方、民主监督更加有力、参政议政更加有为,使政协工作与党委、政府的工作目标同向、工作同心、行动同步。县政协党组要积极探索新时期政协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把建设现代生态大城市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参政议政,主动献计出力。广大政协委员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把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好、发展好;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好、完善好;把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运用好、发挥好,从维护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加强同各界人士的沟通,把上级的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建设现代生态大城市的战略部署及时传达到社会各阶层,把群众的呼声和意愿迅速反映上来,多做沟通思想、化解矛盾、释疑解惑的工作,多做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凝聚人心的工作,多做加油鼓力、提振士气、展示形象的工作,努力营造阳光大气、众志成城的社会氛围。
各位委员、同志们,发展的伟业需要开放创新,同力争先;庄严的使命需要砥砺进取,和衷共济。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崭新的风貌、必胜的信心、奔放的激情、超前的举措,为早日建成现代生态大城市、争当南充“两个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排头兵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Top  [收藏]「打印」「关闭窗口」